本文目录一览:
- 1、书籍是什么什么?
- 2、书籍是什么?
- 3、“书籍”是什么意思?
- 4、“书藉”还是“书籍”?
- 5、书籍是什么是什么是什么
书籍是什么什么?
1、书籍是我们的老师,教给我们许多知识和道理;书像启明的灯塔,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
2、书籍是一盏明灯,像智慧的阶梯,带领我走向知识的海洋。
3、书籍是雨露,滋润着我求知的心田。
4、书籍是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又像一把钥匙,它将帮助我们开启智慧之窗.
5、书籍是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又像你的一个要好的朋友。
6、书籍是一盏明灯,能给我们指引正确的方向。
7、书籍是一席精神盛宴,也是一处收获知识和智慧的乐园。
书籍是什么?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书对人类尤其是我们年轻人来说确实有太多太多的好处:读书可以帮助我们修养身心,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读书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量,提高我们自身的素质;读书可以让我们拥有“通古今、通四方”的“千里眼”;读书还可以帮我们树立崇高的志向,及其我们的爱国热情;大家都读书还可以在全社会营造阅读气氛,为创建文化大国做出贡献。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旨在让各国政府与公众更加重视图书这一传播知识、表达观念和交流信息的形式,同时希望借此鼓励世人尤其是年轻人去发现阅读的乐趣,增强对版权的保护意识,并对那些为促进人类的社会和文化进步做出不可替代贡献的人表示敬意。之所以将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是因为这天是是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和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的辞世纪念日,所以这一天成为全球性图书日看来“名正言顺”。
“书籍”是什么意思?
“书籍”是装订成册的著作的总称。
书籍,读音:[ shū jí ]
造句:
1. 为了增长知识,我们要广泛地阅读不同种类的书籍。
2. 书籍是我们的老师和朋友,给我们指导和帮助。
3. 孙中山年少的时候,读了许多进步的书籍。
4. 阅读书籍能使你的修养、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5. 他珍惜难得的读书机会,如饥似渴的阅读了大量科技书籍。
“书藉”还是“书籍”?
书籍是正确的。
书籍 [shū jí]
释义:泛指一般图书。
引证:冰心 《超人》:“他略略的点一点头,便回身去收拾他的书籍。”
用法示例:
1、书籍是知识的宝库。
2、我和爸爸利用这个休息日,把书籍彻底整理了一下。
3、一拿起专业书籍,陈景润就爱不释手。
近义词:
一、书本 [shū běn]
释义:装订成册的著作,包括纸质书、绢、竹简、羊皮卷等。
引证:孙犁 《秀露集·克明<荷灯记>序》:“在战争环境里成长起来的一些作者,我同 克明 都在内,得生活的教育多,受书本的教育少。”
二、书册 [shū cè]
释义:书籍。
引证: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自选集》一本仍在书架上,因书册太小,不能同裹,故留下以俟后日。”
书籍是什么是什么是什么
书籍(英文:Book;拼音:shū jí;注音:ㄕㄨ ㄐㄧˊ)是指装订成册的图书和文字,在狭义上的理解是带有文字和图像、纸张的集合。中国古代纸张推广前,书籍多用以火焙干的竹子编成。
基本解释
[books] 装订成册的著作的总称。
军事书籍。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